在江西绵延的山峦间,一座座矿山正悄然经历着智慧化蜕变。记者近日获悉,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江西局通过科技赋能,推动全省矿山安全领域实现信息化、智能化转型,为矿产资源开发筑起"铜墙铁壁"。
科技织网:千座矿山纳入"智慧监管"
江西作为矿产资源大省,现存各类矿山超千座。为破解传统监管难题,江西局构建"空天地"一体化监测网络:全省167座尾矿库和26处超百米露天矿山边坡实现在线监测全覆盖,41座非煤矿山引入智能巡检设备,9座地下矿山建成尾砂胶结充填系统。在江西铜业德兴铜矿,井下作业面通过5G+高清视频实现远程监控;萍乡某铁矿的AI视频分析系统,能实时识别人员违规行为并触发警报,监管效能提升60%以上。
企业领跑:亿元投入打造"未来矿山"样本
在监管部门引导下,江西矿业企业掀起技术革新热潮。中国黄金江西金山金矿斥资近亿元攻关尾砂膏体充填技术,使尾矿综合利用率达95%,相关成果在全国推广;江西铜业启动"数字江铜"战略,其城门山铜矿通过三维建模实现矿脉精准定位,爆破效率提升30%,入选全国非煤矿山创新应用标杆。
智能升级:从"人海战术"到"机器代人"
机械化换人、自动化减人成为转型关键词。在武宁县某钨矿,湿式制动无轨胶轮车替代人工运输,作业面粉尘浓度下降80%;九江某矿山引进的撬毛台车,使采场排险效率提升5倍。江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"通过智能装备应用,井下作业人员减少40%,重大事故风险显著降低。"
智慧赋能:防灾减灾有了"最强大脑"
在江西局调度中心,全省矿山安全数据实时跃动:边坡位移监测精度达毫米级,尾矿库渗压数据每5秒刷新,AI算法自动预判塌方、漫坝风险。去年汛期,该系统提前3小时预警某尾矿库水位超限,避免溃坝险情。
未来展望:构建矿山安全"江西模式"
江西局已制定"三步走"规划:2025年实现主要矿山5G网络全覆盖,2027年全面建成智能化决策平台,2030年推动全省矿山本质安全水平迈入全国前列。正如矿山安全监察员李华所言:"我们要让每座矿山都成为‘透明矿山’,让风险无处遁形。"
从人工巡检到智能感知,从粗放开发到精准管控,江西矿山正借助科技力量书写安全发展的新答卷。
来源:华睿电气